文化
到木蘭溪源頭種樹
我的老家,在福建莆田東埔鎮。狹小、古樸,是莆田城沉淀在我記憶深處的樣子。家鄉的河流木蘭溪,靜靜地從城東闊口橋流淌而過。那時的縣城,橫向一條文獻路,不足兩公里長;縱向一條石板鋪成的勝利路,從南端的縣汽車站一路往北,直通東北面的六城門,總長約3公里。勝利路邊,有座兩層樓高的百貨商店,在當時算是莆田城的“高樓”了。
縣城雖小,卻歷史悠久。莆田位于福建沿海中部,古稱興化、興安。流經莆田城的木蘭溪,是一條有故事的河。在木蘭溪距入???0多公里處,有一座形如鋼琴的攔河壩,名為木蘭陂。它是宋代人工建造的水利工程,不僅灌溉規模驚人,在工程規劃、建筑、結構等方面更是達到了同時代的領先水平。2014年,木蘭陂入選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。
悠悠木蘭溪,多少年來無數游子為它魂牽夢繞。上世紀70年代,16歲的我去縣城坐班車,輾轉前往數千里外的東北做蒸籠、運木材,既當學徒又從商。轉眼離鄉數十載,幾經打拼,我在外站穩了腳跟,返鄉的次數多起來。進入新千年,莆田城加快發展,面貌日新月異。尤為可喜的是,木蘭溪經過改造,如今變得眉清目秀,部分溪道裁彎取直,水患驟減。
2012年,我第一次來到莆田西苑鄉仙西村,來到木蘭溪源頭。
時值7月,我乘車去仙游山。車行山路,我打開車窗,呼吸著清新的空氣,不時看見裊裊升起的炊煙。窗外黛峰綠樹,木蘭溪水聲潺潺。一路上民居錯落,風光如畫,令人沉醉。
沒來之前,我想象過木蘭溪源頭的樣子。但親眼見到源頭的那一刻,我還是心頭一震??粗且煌羟迦殂榱鞒?,我情不自禁俯下身子,掬一捧清泉入口……清甜清涼的水,瞬間令乘車的疲憊消散了,整個人清爽暢快起來?;氐叫男哪钅畹墓枢l,便想為保護木蘭溪源頭做點力所能及的事。莆田市委駐京流動黨工委的黨員企業家們募得一筆資金,在木蘭溪源頭種植了一片樹林。大家決定將這片樹林命名為“清源林”,代表我們最樸素的愿望:讓樹林護得木蘭溪源頭清水長流。
離開莆田回京后,我心里一直掛念著木蘭溪。家鄉好消息不斷,莆田市獲評“全國綠化模范城市”稱號。這得益于家鄉大力推動河道景觀工程和荔枝林帶綠道建設,興建10多座城市近郊公園和水上公園,“城在林中、林在城中、城林相依”的綠化格局漸入佳境。媒體對木蘭溪治理進行了報道,木蘭溪因此受到矚目,讓在外的鄉親們熱血沸騰、倍感自豪……
2019年春,借主題黨日活動的契機,我第二次來到木蘭溪源頭。
放眼望去,“清源林”郁郁蔥蔥,翠色喜人,大家沉浸在“天然氧吧”的醉人清新中。我不禁感慨:木蘭溪真正蝶變為“生態之河”“發展之河”“幸福之河”。我們希望能為這條河增添更多的綠意,讓這方水土帶來的福祉更為綿長。為此,我們一行人決定捐款在這里再種一片樹林。大家商議,將這片樹林取名“思源林”,寓意飲水思源、永念黨恩。
殷殷游子意,悠悠木蘭情。木蘭溪的水,一天天清澈;木蘭溪兩岸,增添了一條條休閑步道、一個個口袋公園。晨昏之際,市民們或在步道悠然漫步,或在公園打拳跳舞。生活在木蘭溪兩岸的市民,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臉上。
2021年春,我應邀參加莆田市駐外黨組織新春座談會,第三次來到木蘭溪源頭。我驚喜地看到,這里不僅有“清源林”“思源林”,還新建了初心亭、清源亭、思源亭,一座占地180平方米、外觀融合傳統亭臺樓閣元素的全國流動黨員驛站,也亮相木蘭溪源頭。
如今,在繁忙的工作之余,我從媒體和朋友圈里,繼續密切關注家鄉的變化。木蘭溪變美了,莆田城變大了。近年來,莆田市更是接連獲得“全國文明城市”“國家森林城市”等榮譽。
治理一條河,改變一座城,家鄉展現的新形象、新氣象,讓在外鄉親特別自豪。
木蘭悠悠入詩畫,關山萬里解鄉愁。今天,坐在北京的辦公室里,我的思緒又回到了家鄉木蘭溪。我仿佛看到,木蘭溪從戴云山脈一路東流入海,幽靜而秀美的木蘭溪,靜靜地滋養著大地……(陳春玖)